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第十一届民族运动会

一次民族团结的盛会 无数赛场内外的感动

——访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秘书长武翠英

张浩然
2019年09月17日09:53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原标题:一次民族团结的盛会 无数赛场内外的感动——访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秘书长武翠英

  新华社郑州9月16日电(记者 张浩然)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6日在河南郑州圆满结束。运动会组委会秘书长、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就本届运动会的新特点、奖励体系改革的影响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您连续三届参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组织筹备工作,您觉得本届有哪些新特点?

  武翠英:一是突出主线。本届运动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展开。新闻宣传方面,我们聚焦运动会赛场内外民族团结友爱感人故事,用事例和真情打动每一位观众和读者。二是传承文化。运动会开闭幕式上展示了很多入选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作品;每一个表演项目都是深入挖掘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生动体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呈现出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完整画卷。三是参与度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及台湾为单位组织代表团参加运动会,香港、澳门组织观摩团观摩运动会。有8个集体项目由少数民族和汉族运动员共同参加。火炬传递活动分为互联网火炬传递活动和火炬实地传递活动,影响力、参与面为历届之最。互联网火炬传递总访问量达1100多万人次,火炬实地传递有56个民族的火炬手共同参与。

  记者:本届运动会是历届中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为什么在不设置金银铜牌的情况下,各代表团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依然高涨?

  武翠英:为淡化金牌意识,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对奖励办法进行了改革,将设金、银、铜牌的奖励体系改革为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的奖励体系,扩大了运动会的奖励面,突出了参与性。从近三届运动会参赛的运动员规模可以看出,这一改革措施,不但没有影响,反而调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群众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设一等奖1名,仍是对奋力拼搏、勇夺第一的体育精神的完整保留。

  记者:请问本届运动会您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武翠英:本届运动会可以说是温情相伴,感动常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被市民的积极参与感动着,市民在场馆内外、网上网下积极关注和支持本届运动会;被志愿者的默默付出感动着,他们是“幕后英雄”,让我们感受到了郑州这座城市的温暖;被演职人员的全心投入感动着,他们绝大多数是高校学生“群演”,数百天如一日进行排练,出色地完成了精彩的演出;被运动员的团结友爱感动着,在赛场上,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尊重,赛事外,他们交流情感、共叙情谊;被赛会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感动着,运动会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落细,背后是全体筹办工作人员的“5+2”、白加黑,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奔忙。

  

(责编:杨乔栋、杨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