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筹备进展可喜 实践着“奥运遗产带到未来”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9月18日,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杨树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出席了发布会。
小萨马兰奇: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发布会上,小萨马兰奇表示,非常高兴看到截至目前北京冬奥组委在赛事筹备上取得的成果。“2022赛事筹备上,北京冬奥组委在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展。众所周知,在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届夏奥会。现在,最具代表性的场馆之一‘水立方’将变为‘冰立方’,还有许多场馆都将重新改造投入冬奥会使用,这些场馆重复利用的优秀实例告诉我们,这就是把奥运遗产带到未来。此外,在申奥成功后,冰雪运动走进中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大大增加,作为赛区的张家口也因冬奥会筹备成为了新兴旅游城市。”小萨马兰奇说,“从筹备方角度来看,北京和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不断深化,定期召开会议,共同推进赛事进展。过去两天的探讨充满了成效,我看到了北京同事在工作中的高效率和投入。总而言之,我对于赛事筹备的现有成果感到非常开心,也期待在下一次重返北京看到更多进展。”
张建东表示,“协调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来,我们在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与协调委员会等方面密切合作,紧紧围绕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奥运盛会的目标,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扎实有序地推进筹办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张建东介绍道,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国家速滑馆完成首层结构工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季两项中心等雪上场馆正在进行赛道施工,京张高铁、延崇高速等重点交通设施加快建设,兴延高速年底前即将开通;制定完成测试赛战略和总体方案,开展示范场馆建设,冬奥会109个比赛项目得到国际奥委会确定;启动吉祥物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成功发布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交接”顺利精彩;签订8家官方合作伙伴,特许商品销售势头良好;建立无障碍工作协调机制,无障碍指南正式发布;编制完成遗产战略计划,初步建立可持续管理体系,场馆可持续标准有序实施;发布冬奥会人才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平昌实战培训,深入开展平昌经验大讨论,成功举办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结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出席总结会,并对筹办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建东:将从五方面推进筹备工作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张建东说,目前冬奥会已进入“北京周期”,特别是距离2020年2月首场测试赛还有16个月,筹办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繁重。北京冬奥组委将继续加强与协调委员会等方面的沟通合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各项筹办工作。
一是以测试赛为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场馆团队建设,做好场馆运行、外围保障等工作,确保测试赛顺利举办。
二是深入开展冬奥会竞赛日程编制、项目团队组建等赛事组织,全面推进住宿、餐饮、交通、医疗、安保等服务保障;继续实施赞助商征集等市场开发工作,落实《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加强涉奥知识产权保护。
三是推动冬奥宣传推广持续升温,广泛实施“共享冬奥”大众参与计划,深入推动奥运知识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完成吉祥物征集评选,不断提升北京冬奥会影响力。
四是继续做好可持续和遗产工作,组建可持续管理委员会,发布可持续采购指南,制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可持续管理体系建设。组建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实施遗产战略计划,编制场馆赛后利用详细方案,创造留下更多的冬奥遗产。
五是落实冬奥会人才行动计划,积极引进竞赛组织、服务保障等国际高水平专业人才,继续开展社会人员和应届生招聘,启动志愿者和实习生招募,大力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筹办队伍。
同时,深入实施冬残奥会战略计划,同步推进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冬奥会场馆赛后将得到充分利用
发布会上,对于记者提出的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问题,张建东表示,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的13个场馆中,有11个使用了2008年奥运会遗产。“体育场馆是奥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在北京冬奥会筹办之初便高度重视冬奥遗产赛后利用工作,并对冬奥遗产赛后利用进行全面规划。对现有场馆来说,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夏奥场馆,通过场地改造及转换,服务好2022年冬奥会,使夏奥场馆成为‘双奥场馆’。例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将再次成为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所在地;国家游泳中心通过转换变身‘冰立方’,承担冬奥会冰壶赛事;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馆通过场地改造,承担冬奥会冰球赛事。冬奥会后,场馆在保留‘双奥遗产’的基础上,继续按现有模式恢复运营。”
对于新建场馆,张建东表示,北京赛区的两个新建场馆中,国家速滑馆一万多平米的全冰面在赛后将向公众开放,将成为北京第一座全年不间断、向大众提供开放服务的冰上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赛后可以进行国际国内的单板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场地的设计方案也同时考虑了举办大型演出和活动的需要。
同时,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场馆规划建设,也充分统筹赛时需求与赛后利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后将用于国内外专业队训练和国际赛事举办,并将建设群众雪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不仅用于国家队专业训练和赛事举办,还将增设大众体验入口,开展大众体验项目;冬奥村将改造为度假酒店;张家口赛区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赛后将保留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两个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功能;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赛后拟将场地重新开发利用,打造成“山地公园”和“户外冰上娱乐中心”。冬奥会后,延庆区与张家口市将联合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休闲、会议展览等产业,推出高端冰雪运动旅游项目,策划消夏避暑、登山健身、玩冰戏雪多种休闲项目,推出全时全日四季旅游产品,着力打造京津冀冰雪产业带。
冬奥吉祥物征集活动火热进行
今年8月8日,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吉祥物,并启动了“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主题活动。张建东介绍称,围绕吉祥物征集活动,北京冬奥组委与教育部合作,从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主题活动。通过美术课、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知识,征集吉祥物创意方案。
“9月中旬,我们再次与教育部合作,组织全国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和美术教研员,在京召开工作会,部署相关工作,并对美术教研员进行培训。 为配合‘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主题活动,我们开发了H5小程序,采用图片、视频、游戏的方式推广普及冬奥会和吉祥物知识,美术课程。”张建东说,“此外,我们发动专业力量参与吉祥物设计。将在北京(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设置冬奥展区的吉祥物征集展台、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专业论坛、中央美术学院设计论坛等平台进行宣传和发动,还将去国内几所重点美术设计院校宣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