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嵩绘
对已经大张旗鼓推进6年的校园足球而言,2014年显得不同寻常,也注定意义非凡。在这一年年底,此前由体育部门主导的校园足球划归到教育部治下。
根据11月底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公布的数据,参与校园足球的城市由2009年的46个发展到如今的132个,参与学校由2026所增加到5089所,注册的学生球员达到19万人,校园足球覆盖人口270万,每年校园足球的各种比赛场次达10万余次。数字固然令人欣喜,但校园足球推广产生的实际效果和辐射效应还有待评估。
未来3年,教育部的目标是将参与校园足球的中小学数量再增加3倍,达到两万所,校园足球人口累积至2000万。但比数字增长更让人关注的,是如何在深耕中搭建起完整的校园足球体系,并营造出一个适宜足球在校园生根发芽并能孕育出参天大树的优质环境。
四级联赛 初中阶段遇瓶颈
在教育部的“校园足球计划”中,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体系成为改革方向之一。“这是校园足球的主体,在这个(四级联赛)基础上,我们会有一些孩子成长起来”,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很看重赛事的作用。的确,能够贯穿教育始终的赛事设计,就像一条驱动校园足球不断运转的主轴,带动效应不可忽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足球特长的小球员能够从小学一直踢到大学毕业,也会给对孩子踢球持观望甚至反对态度的家长吃颗“定心丸”。
目前,校园赛事体系的贯通尚有梗阻,初中成为发展的瓶颈。与方兴未艾的小学联赛相比,初中联赛还远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很多在小学已经练得有模有样的队伍,在毕业后被拆散,再加上学业负担重,所在初中又缺少足球氛围,孩子们在小学里打下的基础就会慢慢荒废。2014年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裁判长周群力不无忧虑地说:“到了初中之后,足球场地变少,很多校长也不支持,算是比较薄弱的一环。”
赛事数量不足也是很多校园足球队面临的问题,一年只踢十几场正式比赛的球队不在少数,而日本一支青少年队伍一年的比赛数量基本都超过50场。对此,广州富力足球学校校长洪友强深有感触:“13岁以下的全国性或者地区性的正规赛事几乎没有,很多是通过民间渠道互相打一些教学赛,正规的比赛少,高水平的比赛更少。我们有时候约其他学校打友谊赛,但校长不同意,担心球员受伤。”
一旦四级联赛可以真正顺畅地运转起来,比赛的数量应该会有很大程度提高,但要想实现“小学不出区、初中不出市、高中不出省”的赛事布局,规划更需科学合理。今年夏天,北京市运动会一场男子丙组(13岁以下)足球比赛踢出了0∶47的惊人比分,如此实力悬殊的比赛,也失去了锻炼价值。对此,国奥越野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蔡伟提议,搞校园足球联赛可以先在一个区域内建立水平相当的4支校园足球队,相互之间打联赛来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等形成了足球环境,可以再建立4支低级别的队伍,采取升降级制度,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
在四级联赛体系中,已经运行15年的大学生足球联赛最为成熟。“大学生足球联赛是四级联赛的最高点,联赛红火可以让学生看到踢球有未来,从而带动下面三级联赛的展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竞赛管理部副主任赵俊杰希望能有更多大学参与其中,“稳定的赛制、合理的分组和经费的保障是吸引各大学的重要因素,现在教育部批准了更多学校可以招收足球类体育特长生,这无疑是一大利好。”
上升渠道 体教藩篱成阻碍
“当时我们设计校园足球体系是‘两条腿走路’。在校园里搞足球,如果专业队要你,有发展空间就走专业道路;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足球技能,也不会耽误学习,可以正常考学。” 中国足协女子部主任、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原副主任陆煜表示,“校园足球,校园放在前面,孩子要在校园接受完整的教育,足球只是其中一门课、一种技能。”
在现实中,这“两条路”却延伸成了无法交叉的平行线。由于校园联赛不允许在专业队注册过的球员参加,对那些有天赋的孩子来说,这意味着进了专业俱乐部,就不能再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上大学。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两种模式让这些足球苗子在未成年时就必须面对踢球或上学的两难选择,这是一次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但无论结果如何,没有谁是赢家。
崔宇是中国人民大学足球队的左后卫,正在新赛季大学生足球联赛拼搏的他回顾十几年的踢球经历时,常感慨自己的幸运,他利用足球特长从人大附小一路升到人大附中再到人大。“其实一直有机会走职业的道路,从小就有俱乐部来邀请我进入梯队,但仔细考虑后还是决定念书,毕竟出路更广。”崔宇的想法很有代表性。竞技体育和职业赛场的高淘汰率让学生球员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失去了读书这条退路之后。
相比之下,日本青少年足球的“两条路”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的水准相当于日本二级联赛(J2)的中游水平,受益于严格的教练等级评定制度,学生球员完全可以在大学接受高水平教练的科学训练,并依然有机会到俱乐部效力,上大学和踢职业并无矛盾。
教育部门主导校园足球,在政策执行、球员升学、资金投入等方面更有优势,但体育部门也不能袖手旁观。在教练培养、技术输送、业余训练等环节,中国足协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充分参与。陆煜说:“(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应该定期坐在一起研究,把优势形成合力。”体育和教育系统人为制造出的种种藩篱,应该在发展校园足球这一共同目标前彻底消除。
培育人才 急功近利是大忌
“你知道北京国安队的赵和靖吧?他就是我们学校的。”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上,重庆七中的小球员总喜欢如此介绍自己的学校。在他们眼中,从自己中学的球队走出一名全国知名的职业球员,是一份荣光。
只可惜,职业赛场上类似赵和靖的例子实在太少,而且,尚显贫瘠的校园足球土壤要成为足球人才培养基地显然为时尚早。人口基数增加,并不意味着中国足球的现状就能很快改观,由量变到质变,需要耐心也需要积淀。如果带着急功近利的目的拔苗助长,只会给十分脆弱的校园足球生态带来更为严重的破坏。校园足球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普及,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参与人数的增加,涌现人才自然水到渠成。
事实证明,校园足球如果训练得法、发展得当,完全可以成为足球人才培养的渠道。天津足协校足办主任施连志说:“全国U12(12岁以下)足球锦标赛,只有天津、深圳、梅县、盐城4个队来自校园,其余20支队全是职业梯队,我们最终获得第七名,这个成绩相当不错,各方评价很高。我们没有集中,就是周六、周日训练,老教练为此付出了很多。如果适当增加训练时间,这些孩子成长空间会很大。”重庆七中的校队实力也在同城的同年龄段俱乐部梯队之上,队员徐博煜表示:“球队只是在每天课后训练,文化课一点都没有落下。”人大附中足球队教练裴增自信地表示:“我们的队伍如果保证每天两小时的训练,多出去参加高水平的比赛,和顶尖水平的俱乐部梯队是有一打的。”
归根结底,校园足球的本质目的并不是发掘中国足球的扛鼎之才,而是培养广大学生的足球兴趣,让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养成团结奉献的精神,懂得尊重规则和对手,并形成终身受益的锻炼习惯,在这样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好苗子”可以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和通畅的升学渠道,这才是校园足球的意义所在。陕西志丹县校园足球发起人丁常保说:“要树立校园足球是一项素质教育的思想。足球培养的是健康的体魄,崇高的团队荣誉感,希望不要一味用考核对校园足球进行评定。如果因此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这绝对不是我们的初衷。”
在各方合力之下,校园足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不需要外热内冷的表面文章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短暂激情。持之以恒扎根校园的行动与决心,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