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村开村一周了,来自五大洲的村民们,他们吃得好吗,睡得着吗,村里的生活习惯吗?小伙伴们想家吗?走进青奥村,到处是笑容。面对疑问,一位挪威姑娘大笑着说,“想家?当然不,那么多有趣的事要做,我担心离开后会想念这里。”
食物丰富,徽章脱销
飞了20多个小时才到达中国的阿根廷姑娘Sasha很爱村里的食物,只不过她爱的鸡肉有点辣,让她有些不习惯。还好,还有鱼,她爱吃。中饭和晚饭,她都取米饭。Sasha说,虽然两国相隔遥远,但这里的食物和阿根廷差不多,只是做法不一样。
绝大部分运动员不仅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第一次来到亚洲。大部分运动员好像都偏爱肉。食堂里的传菜工告诉记者,牛肉里脊和咖哩鸡肉最受欢迎。当天中午,这两道菜一会就光盆了,补了好几回。水果当中,火龙果最受欢迎。Sasha比划了半天,在纸上画出来,才让记者明白了她爱的水果是火龙果,她说她是第一次品尝到这种水果,很喜欢。火龙果、西瓜、哈密瓜,成了早餐中的明星,相比之下,各地常见的苹果、香蕉吸引力不大。
从早到晚,村口的麦当劳总是排着队。排队的人群中,运动员、教练和官员都有,可见美式快餐的世界影响力。
青奥特许商店,人群川流不息。几十元的青奥徽章和百元左右的青奥T恤卖得最火。销售员说,徽章一天要卖上千枚,大部分都脱销了。村民们购物热情很高,采访官员和教练,他们大多会打听到哪里购物。他们对衣服、鞋子和电子产品有兴趣,看来“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仍很深厚。
玩一百种游戏,交上百位朋友
“耶!”当伊万得知他是第一名时,这位墨西哥曲棍球选手重重地在同伴的肩上捶了一拳。他在一分钟内骑了587米,是目前最高成绩,小伙子很得意,得到一把绢画折扇。来不及擦干脑门上的汗水,一行人又投入下一个游戏——画面具。每位参与者要在面具背面留下联系方式,或把所画的面具带走,或留下,带走别人画的。三位壮小伙安安静静地坐了二十分钟,一笔一画,专心画面具。
只要走出房间,村里有各种好玩的游戏。欧洲49个文化小屋,每个小屋至少准备了一项手工游戏和一项体育游戏。上百个游戏,每种游戏都提供各种级别的奖品。在芬兰小屋,纳米比亚的Lushan飞出三镖,得了49分,获赠一面小镜子。他说成绩不高,晚饭后还要来。越南的举重姑娘阮秀云早就跃跃欲试了。她和教练当天才进村,教练说,小姑娘放下包,就跑到世界文化村来玩了,行李都来不及整理。“没办法,十几岁还是孩子嘛。”教练由着姑娘拉着到处跑,玩完飞镖又去玩芬兰传统的“撞柱戏”。
时不时,法国小屋总会传出欢呼声。小屋门口有自行车,车轮转动的能量会转化成旁边埃菲尔铁塔的光亮,能把埃菲尔铁塔全部点亮的骑车人会收获观看者的尖叫和祝贺。
挪威小屋前的冰球桌,从来没缺过人。这几天,佛得角的运动员至少来玩了十趟。法国的捏气桌游、荷兰的木板游戏、传统的投篮、射击,还有手工沙雕、手链编织、画包、画扇、捏泥人……中国的、外国的,安静的、激烈的,各种游戏都有。孩子们在玩耍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青奥村里,运动员的手腕上爱套上游戏的战利品。斯洛文尼亚的射箭运动员Gasper手上套了五颜六色的装饰物,一数,刚好十二只。问他的Yogger社交钥匙里存录了多少新朋友,他让记者猜,连猜几次他都摇头。最后,他告诉记者,说他至少和100位运动员对撞Yogger。他说回国后会慢慢和新朋友联系。
社交网站随时上,天涯变对面
如果今天你还担心,十几岁的孩子远离家乡会想家,那简直是杞人忧天。
“想家吗?”“孤单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村里的孩子会反问你,为什么要想家?他们并不想每天都见到父母。
在数字媒体中心,葡萄牙小伙Tiago正在网上和父母聊天。他说和父亲用“脸书”交流,告诉父亲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开不开心。之前,他和上大学的姐姐则是通过Skype进行视频聊天。“我不想每天和父母见面,告诉他们我很好就行了。”Tiago耸耸肩。
数字媒体中心免费提供上网服务,到晚上9点,90台电脑已经满员,有运动员站在门口等候。大部分使用者都是在浏览各自的“脸书”账号,也有的在视频通话,个别运动员还在学习竞赛视频。马来西亚的游泳运动员沈威胜和教练在打网游。大多数运动员用手机上社交网站,手机里全是这几天的照片,挪威的高尔夫选手Sandra刚给记者看完她这几天的精彩瞬间,就被同伴叫走了,“抱歉,我要去看演出了。”几位姑娘大踏步走远了。
村里,有太多好玩的事在等着这些年轻人。(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