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盡管29日的小海陀山氣溫低至零下27攝氏度、陣風接近8級,但北京冬奧建設者們激動萬分——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宣布全面完工。經過1000多個日夜艱苦奮戰,藍圖在此刻變為現實。
賽區四大場館完整亮相
延慶賽區建成的壯景令人震撼。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賽道從山端直瀉而下,11條纜車索道將場館區域串聯,山腳下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宛若巨龍靜臥,延慶冬奧村和山地新聞中心掩映於山林之間……
“我們終於迎來這一天,這是數萬名冬奧建設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於德泉激動地說,國家高山滑雪中心7條賽道及附屬設施建設任務全部完成。隨著場地通過國際雪聯考察認証,中國第一條符合奧運標准的高山滑雪賽道在此誕生,場館已經具備辦賽條件。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今年9月完成制冰工作,通過國際雪車、雪橇聯合會場地認証,這標志著中國隊運動員從此擁有了自己的比賽、訓練場地。非競賽場館延慶冬奧村和山地新聞中心也與兩座競賽場館一同完工,賽區四大場館完整亮相。
“延慶賽區建設運行面積大,完備的內部交通體系也已經建成。”於德泉說,賽區共建設7條內部道路,充分滿足運輸和接駁需求。此外,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設11條索道、5個換乘站,可確保運動員30分鐘內從冬奧村抵達各項目出發點。
智慧創新形成自主經驗
延慶賽區是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中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均填補國內相關項目場館建設空白,冬奧建設者在攻堅克難中形成自主經驗。
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魏說,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為半U形混凝土澆筑結構,1.9公裡長的賽道上有16個角度、坡度各異的彎道。為建成這一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中設計和施工難度最大的賽道,冬奧建設者沒有高薪聘請外方團隊,而是在摸索中走出自己的路。
“為建設這條空間三維扭曲、能夠承受反復制冷、融化的混凝土賽道,我們研發了全新的混凝土材料﹔為確保賽道混凝土以毫米級精度精准澆筑,我們招募20名國內人工噴射手,實現賽道一次性澆筑成型。”夏魏說,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已申請專利133項,獲得受理、授權105項。此外,針對我國缺乏相關賽道驗收標准的實際,建設者編制了賽道及制冷設計、驗收標准7項,成為工程驗收依據。
可持續發展利在長遠
100%使用風電、太陽能電力等綠色清潔能源,水資源實現自我收集利用,賽區開展生態修復保護動物、綠植,四大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筑三星級認証……延慶賽區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賽區”。
“延慶冬奧村半開放式的建筑庭院依山而建,既彰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色,又做到不破山型、不奪山景。山地新聞中心建筑風格與冬奧村相融合,兩個非競賽場館都是超低能耗建筑。”北京國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世革介紹,賽區配套建筑還大量建設“石籠牆”,很多建筑屋頂使用木質瓦片,讓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
“延慶賽區已經做好長期可持續利用的遠景規劃,它不僅將承辦精彩的北京冬奧賽事,賽后還將成為四季旅游勝地和群眾參與冬季運動的體驗地。”於德泉說,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平緩賽道段設計了大眾體驗道,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保留施工道路並改造為大眾雪道,延慶冬奧村賽后將作為旅游接待酒店使用,附近的西大庄科村也將提升改造為冰雪文化民宿。隨著北京冬奧會舉辦腳步臨近,延慶賽區已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