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馬山借力“體育+文旅+扶貧”,摘掉貧困縣帽子

體育讓世界看到這裡的美(體育助力小康生活①)

本報記者  孫龍飛

2020年11月27日05: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者按:昔日的小山村因開展體育旅游而脫貧,曾經的貧困縣因舉辦品牌賽事而聞名……如今,體育的多元價值越來越得到認同。本版今起推出“體育助力小康生活”系列報道,展現不同地區借力體育產業發展惠及民生的美麗畫卷。敬請關注。

  

  周日上午,群山環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古零鎮羊山村三甲屯熱鬧非凡。一處天然岩壁前,當地孩子在教練帶領下進行攀岩訓練﹔不遠處的草坪上,來自周邊市縣甚至廣東省的游客嬉戲玩耍,樂享休閑時光。

  馬山縣,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今,馬山通過構建“體育+文旅+扶貧”模式,舉辦國際賽事、建設攀岩小鎮、打造生態旅游景區等,“綠水青山”成了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今年5月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

  賽事搭台 小鎮煥新

  從馬山縣順著355國道下鄉,沿途山色奇絕,一處岩壁上刻著“生態馬山 魅力環弄拉歡迎您”,這就到了弄拉自然生態旅游風景區。過去,這裡是個窮山窩,現在成了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的一個關鍵賽段。

  這段盤山公路,彎道多、坡度陡,一側是高聳入雲的青山,一側是深不見底的懸崖,駕車上山令人膽戰心驚,對參加自行車賽的車手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領跑弄拉者,就能領跑環廣西賽!”在馬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子江眼中,風景與挑戰並存的南寧—弄拉賽段,在環廣西賽線路中地位不可低估,風景也別具一格,因此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騎手前來角逐。

  設立這段賽道,不是容易之舉。2016年,首屆中國—東盟山地馬拉鬆賽(馬山站)在這裡舉辦,吸引了16個國家和地區的1085名高水平選手參加比賽。為了讓更多賽事走進大山,讓更多人看到馬山的美,馬山縣主動向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爭取,讓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的路線經過弄拉、走進馬山。

  體育賽事搭台,馬山逐漸積累經驗。2017年,首屆中國—東盟山地戶外體育旅游大會·攀岩精英挑戰賽在羊山村三甲屯舉辦,來自國內外的參賽選手對這裡的自然岩壁贊不絕口,還有專業公司提出要和村裡合作搞攀岩運動項目。

  很快,縣裡對攀岩小鎮進行整體規劃,在自治區體育局等部門的幫助下,國內首個攀岩特色體育小鎮在這裡落戶。小鎮以三甲屯為主,涉及古零、白山2個鄉鎮,入選全國第一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去年,三甲屯接待游客39.8萬人次,旅游營業收入2250萬元。黃子江說,小鎮目前已成為馬山、廣西發展攀岩特色運動、培養攀岩人才和開展戶外體育旅游活動的重要基地,並產生了巨大的品牌效應。

  合理開發 助農增收

  在南寧市生活了十幾年的廖洪詩沒想到,就在距離自家不到100公裡的地方,竟然有一處風景絕佳的地方。2016年第一次來到馬山的他,放眼望去全是驚奇:層巒疊翠,山腳下散落分布著村落和開闊的草地,晨起山澗蒸騰著霧氣,景致迷人……

  趁著馬山打造攀岩小鎮的機會,廖洪詩和他所在的設計單位參與了小鎮規劃。到今年6月,攀岩小鎮開發出22面岩壁、553條攀岩線路、6條登山棧道、9個攀岩平台和2條飛拉達大眾攀岩線路。“攀岩圈子不大,消息傳得很快,憑借賽事的吸引力以及優質的岩壁資源、岩場集中等優勢,馬山迅速吸引了海內外攀岩愛好者和游客。”

  馬山是滇桂黔石漠化治理片區縣,石山面積佔全縣面積的56.3%。距離縣城10多公裡的古零鎮羊山村,就是典型的大石山區。古零鎮羊山村村委會主任黃俊源說,原來劃分責任田,誰家分到了山上,心裡都不樂意,這石頭疙瘩,不能種地,要來做啥?

  靠山吃山,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讓石頭山變成了香餑餑,帶來了游客。“來參加攀岩比賽的運動員或體驗攀岩項目的游客要住宿、吃飯,於是民宿、餐飲業發展起來了﹔比賽之余,想游覽山水、體驗農家樂,於是休閑旅游發展起來了。”黃俊源說,三甲屯土地貧瘠,農作物產量不高,過去農民收入低,屯裡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現在,去運營公司做工、裝修房子開民宿、賣土特產……做什麼,收入都能比過去翻番。

  2018年年底,三甲屯周邊及攀岩賽事沿線的羊山、安善、喬老、裡民4個貧困村,通過提供服務和銷售農產品直接獲益,全部實現整村脫貧。“過去的馬山因山而窮,現在的馬山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因山而美、因山而強。”作為土生土長的馬山人,家鄉的變化黃子江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統籌推進 形成特色

  近年來,馬山縣把農業、體育、旅游、文化等產業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統籌推進。2016年至2019年,馬山縣接待游客人數年均增長30.82%,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9.1%,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弄拉自然生態旅游風景區2008年剛成立的時候,當地人均年收入隻有3500元,到去年這個數字已經變為2.23萬元。收入直線增長的背后,是發展理念的轉變。2016年以來,弄拉引入山地馬拉鬆賽和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后,人氣不斷飆升,“體育+旅游,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弄拉景區經理馬崢說。

  在馬崢看來,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並非易事,關鍵是要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合作經營之中,享受到實惠。“賽事帶來了更多就業崗位,景區周邊的餐館也新開了好幾家,這就是最直觀的改變。”大山資源被盤活,也讓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年輕人腦子活,知道現在人們的興趣點在哪,他們打造的原生態農家小院,吸引了不少外國游客,這是我們都想不到的。”

  這幾年,馬山縣通過參與旅游發展,實現增收脫貧的貧困人口累計超過1.6萬人,佔全部脫貧人口的17%以上,全縣貧困發生率也從2016年年初的20.22%降至2019年年底的0.84%。2020年5月,馬山終於摘掉了貧困縣帽子。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將繼續推進全民健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體育賽事和體育產業發展,不斷滿足群眾的體育健身需求,提升人民身體素質和幸福指數,為全民奔小康提供健康支撐。”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澤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7日 16 版)

(責編:岳弘彬、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