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體格齊發展 讓體教融合真正落實到校園裡
編者按: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簡稱《綱要》)。《綱要》詳細列出了我國未來體育建設的五大任務和九大工程,為中國體育強國建設規劃了路線圖。近期,人民網體育部開設《“體育強國”大家談》欄目,對標《綱要》中提出的明確目標和任務,邀請各相關行業官員、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等,結合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綱要》進行剖析和解讀。“少年強中國強”系列圓桌是“體育強國”大家談的專題論壇之一。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郝帥) 近日,由人民網體育部主辦的“少年強中國強”系列圓桌第二場在線上舉行。本場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薛原,中國教科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圍繞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疏解之道進行探討。當談及體教融合的意義和作用時,三位專家都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楊揚委員表示:“單從學校體育課來說,主要問題還是體育在教育中的定位。首先是體育課隻停留在課表上,孩子一到升學年級,第一個犧牲掉的肯定是體育課,所以應試教育的考核對體育課能否落實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后,缺少一個能夠展示他們天賦或者喜好的平台,久而久之體育就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東西。”
“體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定位主要有兩個方面。”對此,楊揚委員認為:“一是身體健康,二是校園體育文化。兩者相較,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關注度較低,所以發展空間就相對較大。比如校園體育可以開展各類賽事,組織豐富的校隊。”
薛原表示:“體教融合的確是孩子們成長中的一個短板。青少年身體素質對整個民族、國家和未來帶來的影響,將是嚴峻的問題。如何將體教融合真正落實到校園裡、落實到孩子們的生活中,也是一個較大的問題。”
對此,薛原認為:“體教融合不僅僅是為改變體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佔的比重,同時還希望體育能對整個素質教育起到杠杆作用。首先要在教育系統內部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把體育真正的落實到孩子們成長中去。我們常說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首先應該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其次,讓體育教育更傾向於對人格和品格的教育。因此,我認為教育的整個評價體系要有一個新的變化,讓體育找到一個真正合適的位置,才能體現出體育的價值。”
吳鍵則分別從體育、教育兩個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對人的培養角度就會有所不同,人的培養要全面發展。從體育角度來講,希望我們的運動員不僅體育技能好,能拿冠軍,同時人格發展也好,姚明、楊揚都是非常優秀的榜樣。這些優秀運動員不僅能在賽場上為國爭光,未來也是我們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代表。從教育角度來講,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不應該放任孩子體質下降或者片面追求升學率,要將體育本身變成一種文化,這也是我國未來精神文明的一種象征。所以中國發展到現階段,必須要將體育和教育融合在一起,將體育文化變成對人格的培養,從而更好地培養德智體美勞一代新人,提高國家的軟實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