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U19之敗殤在青訓
新華社南京11月11日電(記者 王恆志)U19國青隊時隔25年無緣亞青賽正賽,一時間輿論大嘩,令無數人痛心疾首。然而尋根溯源,中國足球又一次的“尋底”固然有連續換帥等主觀原因,其本質問題仍在於青訓體系的缺位。中超近年來的繁榮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忘記了,這些01年齡段的孩子們,實際上仍然是生長於那個青訓系統最貧瘠的時代,有了當年的“因”,如今的“果”其實並不意外,對中國足球來說,最重要的是把這些年逐漸扎下去的青訓之“根”扎住、扎好,堅定不動搖地哺育好,不要總想終南捷徑,如此才不會再過十年、二十年又一次徒呼奈何。
當看到柬埔寨、老撾等球隊都能躋身亞青賽,而中國U19國青隊卻無緣正賽的時候,相信無數球迷心中充滿了對中國足球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近年來從國足一路傳導到青年隊,也令眾多關心中國足球的人想問,足改這麼多年了,中超變得更紅火了,球員們賺錢更多了,為什麼我們的足球水平一直沒有進步?
簡單得說,這是足球運動的規律決定的,要想讓國家隊有實質性的進步,名帥、好的聯賽環境和政策等等都是有益因素,但最終的決定因素仍是球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中國足球青訓貧瘠了這麼多年后,短短幾年就想出成績,並不現實。
就拿這批U19的孩子們來說,這個年齡段整個中國足壇的好苗子屈指可數,這是由當年的青訓體制決定的,其中有很多歷史原因,這裡不再贅述。但殘酷的事實就是,沒有基數就難以發現人才,沒有人才又談何成績?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要“甩鍋”給歷史,當失敗已經發生,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在未來改變這一現狀,如何真正把中國足球的水平搞上去。
要知道,現在整個亞洲的水平都在進步,越南、印度甚至巴勒斯坦、塔吉克斯坦、馬來西亞……這也是我們的青年隊現在屢屢受挫的另一個原因。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別人都在進步,一直沒有長進的我們,打不進正賽似乎成了時間問題。而換個角度說,以目前的水平,就算進了正賽又如何?
其實,關於中國足球出路的一切答案都在足改方案之內。
這聽上去似乎是正確的廢話,但有些時候,中國足球真的需要多做一些眼前看起來毫無利益和好處的“無用之功”,當每家職業俱樂部都能把青訓作為自家的立身之本,當學校和社會裡想踢球、喜歡踢球的人越來越多,當職業球員們真正有了職業球員應有的素質……中國足球想搞不好都難。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