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健身達人,感覺都是喜歡跑跑跳跳的小年輕。其實,還有不少老年人,以創意百出的鍛煉方式和爐火純青的運動技巧,也能贏得一聲贊嘆:對於真正的高手,年齡不過是一個數字。
那些銀發健身達人,通常各有“絕招”:健步器上身姿翩躚,單雙杠上騰挪自如,三五米的呼啦圈搖得起來,一人高的陀螺轉得飛快……很多老人在健身活動中練就好身板、練出精氣神,打開了認識這個群體的新思路:退休生活同樣可以有進步、有作為、有快樂,老年人完全可以在精神和身體上同時追求“越活越年輕”。
讓老年人練得便利,才能凸顯老有所為。前幾年曾有報道,北京老年人“錯峰晨練,不和年輕人搶公交”,透著理解和包容,卻也折射出健身場地不足的尷尬。敬老扶老,要為老年人創造便利的生活條件,老年人的需求不應忽視。近年來,“15分鐘健身圈”建設持續鋪開,越多運動器材進駐社區、廣場和公園,老年人有了更多的鍛煉選擇和更便利的運動條件,銀發健身達人才得以涌現。
幫老年人練得科學,才能做到老當益壯。選擇運動項目要因人而異,如何開展鍛煉更要量力而行,有些老年人的健身方式就過於激烈,反而導致傷身的結果。對於這些老年人,健身房裡的教練、智能手機上的教程存在接觸門檻,個人的身體狀況、運動的注意事項難免判斷失誤。如何幫助老年人更新健身生活經驗,也接受科學指導,是需要關注和跟進的問題。
陪老年人練得開心,才能體現老有所依。人們常說,和孩子一起運動是陪伴成長的一種方式。當父母老了,頭發白了,子女如何提供更好的精神陪伴?一個廈門小伙兒帶父親走進健身房,雙雙將“啤酒肚”練成“馬甲線”,也幫老人打開事業受挫的心結。故事讓人觸動之處,正在於給出這樣的回答:陪伴,一直是最長情的告白。
健身是年輕人的“時尚風向標”,其實也是老年人的“長壽必修課”。開好這門課,才能幫助更多老年人從容優雅沐浴“夕陽紅”。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01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