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體育產業

體育成為人們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鄭芳
2019年10月11日16:38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小字號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一次將“促進全民健身”與“促進體育消費”並重納入文件標題,為體育產業發展提高政治站位,明確方向路徑,注重精准發力描繪了宏偉藍圖。體育既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更是人們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意見》從運動行為培養、運動場景塑造、產品結構豐富、市場潛能釋放等多維度精准施策,為體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駕護航。

一、促進全民健身是對體育產業發展回歸理性的重要響應

自2014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46號文件)出台以來,社會各界尤其是財務投資者迅速在核心賽事、IP版權、分銷渠道、運動場館等領域競相布局,歷經五年之后,這種由政策推動、資本先行、產業后啟動的狀態逐漸讓投資者和企業家認識到,體育需求是綜合需求,體育技能培養、體育習慣養成、體育場所擴大和體育觀賞群體的增長,都是相對的慢變量,投資體育需要有長期戰略,需要有長期耕耘的准備,需要著力於產業鏈和體育消費生活的培育。地方政府在大力推進體育產業發展的進程中,逐漸意識到體育可以賦能城市、可以振興鄉村,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需要協同發展。當這些認識形成合力之后,體育產業發展才可以實現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意見》的出台為體育產業發展撥雲開霧,回歸初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據資料顯示,我國城市人口的健身會員滲透率為0.4%(健身會所會員數佔總人口的比例),加拿大、美國、新西蘭、英國、澳大利亞和德國的會員滲透率分別為17.9%、17.6%、14.8%、12.9%、11.4%和11.1%﹔2017年《美國戶外運動參與報告》顯示美國6歲以上的美國人中約有1.44億人(48.8%)至少參與1次戶外活動,戶外運動參與總次數達110億次,其中21%的人每周至少參與兩次戶外運動,大多數人群為20-26歲的學生群體﹔我國泛戶外運動參與者人數大概是1.4億至1.7億,戶外運動消費者主要集中在26-35歲,佔調查人數的41.5%,其次是36-45歲,佔22.7%。

二、《意見》為體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精准施策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為33.9%﹔2017年,上海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佔常駐人口的比例為42.7%,其中19-39歲的市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逐年下降,19-29歲年齡段的參與率不足1/4。另一方面,井噴的馬拉鬆賽事和戶外越野挑戰賽、蓬勃發展的青少年體育教育培訓業、熱門運動場館供不應求,則在很大程度上彰顯人們對於有品質體育生活的追求與向往,針對這些矛盾與沖突,《意見》從政策層面給出了具體的要求:

第一,改變運動行為,培養運動習慣。《意見》指明了運動技能的培養是塑造體育生活方式的重要起點,尤其強調學校教育過程中運動興趣培養與運動技能提升之間的緊密關系,通過推行業余專業一體化的運動水平等級評定制度、廣泛開展並探索商業化運營的學校體育聯賽,提供人們公平參與體育運動學習、訓練,尤其是運動等級提升的滿足感與獲得感,培養體育粘性、終身運動的習慣。

第二,專業性指導,科學化健身。《意見》指出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專業教練員、退役運動員等為健身人群提供專業指導,鼓勵醫院培養和引進運動康復師,建議居民健康體檢中增加國民體質監測指標,為體育與醫療的深度融合提出解決方案。

第三,加強場館開放,解決去哪兒健身。《意見》明確要求打造15分鐘健身圈、進一步加大學校場館的開放力度、促進公共體育場館的功能改造與機制改革,滿足人們對於健身通達性、舒適性的要求。對於熱愛戶外運動的人們,《意見》針對體育器材裝備運輸困難問題做出重要的安排。

第四,創新財政支持,激勵消費意願。《意見》鼓勵各地採取靈活多樣的市場化手段,如體育消費券、體育消費平台、全民健身公共積分、體育惠民卡、運動銀行等措施激發人們參與健身的意願,培育市場主體,促進體育消費。

三、優化供給滿足體育品質生活的更高訴求

體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僅需要身邊的體育場館、身邊的健身組織、身邊的運動項目、身邊的賽事活動,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城市化、長壽+空巢的老齡化演進、新技術新媒體的廣泛普及,戶外運動、體育旅游、智能體育等新業態日益走進人們的生活。《意見》從放管服改革、供給側創新、價值共創等維度給出具體的建議與指導。

第一,深化“放管服”改革,釋放發展潛能。《意見》明確指出各協會主辦的體育賽事活動資源、培訓項目等,符合條件的都要通過公開方式交由市場主體承辦,為有效避免行業協會功能異化,體育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思路。針對公共資源與體育賽事活動的沖突與矛盾問題,《意見》建議可以綜合考慮生態、防洪、供水安全等因素,分類制定允許開展的體育賽事活動目錄,以清單形式告知市場主體,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第二,豐富產品結構,深化供給側改革與創新。《意見》鼓勵各地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符合條件的“四荒”(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發展體育產業﹔結合可穿戴式設備、虛擬現實技術、物聯網管理平台等鼓勵研發多樣化、智能化的體育賽事、體育產品﹔鼓勵各區域系統性創造發展優勢,以資源稟賦為依托,以新一輪產業規劃為引領,推動足球、冰雪、山地戶外、水上運動、航空運動、汽車越野等戶外運動項目的有序發展,以各種有效和可持續的發展方式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方面需要﹔

第三,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打造價值共創的消費場景。《意見》鼓勵遵循體育發展規律,加強體育、文化、旅游、商業、農業、信息等業態的深度融合,推動體育綜合體、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等成為人們享受品質生活的最好載體﹔挖掘體育明星市場價值,支持成立各類職業體育聯盟﹔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創設線上線下、場內場外,互動、分享、溝通的體育場景,深耕和開拓體育的娛樂性、教化性和可視性,將體育融入生活的每一個部分。

《意見》圍繞著人民,讓人民當“體育主角”,從培養運動興趣到終身運動習慣的養成,從簡單的運動場館到有品質的運動場景的打造,體育成為人們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指日可待。

(作者: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體育產業與健康管理研究中心 鄭芳

(責編:楊磊、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