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賽道,寫滿期待(70年,共同走過·對話兩代體育人)

本報記者  季  芳

2019年07月13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羅致煥,1941年出生在黑龍江。1963年,在日本長野舉行的世界速度滑冰錦標賽上,羅致煥奪得速滑男子1500米冠軍,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冬季項目世界冠軍。

  張虹,1988年出生在黑龍江。2014年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冠軍,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實現了在速滑項目上冬奧金牌零的突破。現任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委員。

 

  速度滑冰是冬季運動的基礎大項。1963年,羅致煥在速度滑冰世錦賽中登上最高領獎台,成為中國冬季項目的第一位世界冠軍,贏得世界的尊重與敬意,也從此種下了中國運動員向冬奧會沖擊的夢想。

  從羅致煥到葉喬波、王曼麗、王北星……直到2014年,張虹在索契冬奧會上收獲了中國速度滑冰首枚奧運金牌。圓夢之路留下了追求卓越的印記,一條晶瑩潔白的賽道,串聯起一代代冰雪健兒的拼搏心、報國情。

  創造歷史

  記者:羅致煥為中國冰雪運動奪得了第一枚世界大賽金牌,張虹的冬奧金牌也同樣具有突破意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為國家爭得榮譽,有著怎樣的感受?

  羅致煥:1963年速度滑冰世錦賽,我站上起跑線之前,教練跟我說:“致煥,你低頭看看,你胸前是什麼?”我的運動服上繡著“中國”兩個字和國徽。當時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要努力滑,為國爭光。比賽開始后,我滑“瘋”了,同組的挪威選手被我落下了20多米。

  頒獎嘉賓是當時的國際滑聯主席,他拍拍我的臉說,中國人了不得,我覺得特別光榮。當時很多人還不了解新中國,在我拿了世界冠軍之后,很多國家的滑冰協會都說,今后的比賽不能輕視中國運動員。

  張虹:正因為有像羅老這樣的前輩在前面蹚路,才有后來的我們和我的索契冬奧會金牌。

  速度滑冰難在哪?在於冬奧賽場隻有一次機會。怎樣在這一滑裡反映出多年的積累,滑出最好水平,這是非常大的考驗。2014年我到了索契之后,一直緊張,站到起跑線上,心還怦怦跳。可是出發的那一刻,我突然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了,其他的全被我屏蔽了,那種專注和一往無前的感覺真的隻有一次。

  代代傳承

  記者:中國冰雪運動起步晚、底子薄。正是靠著一代代冰雪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對於冰雪運動精神的傳承,兩位如何理解?

  羅致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當運動員的時候,訓練條件非常差,都在野外,一開始在黑河、滿洲裡訓練,后來冬天實在冷得受不了,就繼續往南移,到哈爾濱、吉林訓練。那時候沒有火車,都是坐大解放(卡車)。室外冰場都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凍得受不了也要堅持。那時的運動員特別能吃苦,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堅持不下來。

  張虹:速度滑冰是一個和自己較量的項目,每個運動員的成長都需要艱辛付出。我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不斷克服傷病、調整狀態,為自己建立信心。隻有不斷挑戰自己,超越極限,才有可能在賽場上戰勝對手。

  比起羅老那一代運動員,我是幸運的。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后,冰雪運動得到大力推廣。我們也有更多機會為冰雪運動的發展做些事,在世界舞台上代表中國和中國運動員發聲。

  展望冬奧

  記者:冬奧會是中國冰雪健兒心中的榮譽殿堂。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為夢想打開了更廣闊的天地,注入了更充沛的動力。對未來,兩位有什麼期待?

  羅致煥:我1963年取得世界冠軍的成績是2分09秒20,這個成績比1964年冬奧會冠軍快了1秒多。當時沒能參加冬奧會,特別遺憾。

  張虹在索契奪冠那天,我看著電視差點掉眼淚,終於圓夢了。現在時代不同了,訓練條件和環境比以前改善了很多。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希望中國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會上多拿幾枚金牌,也希望自己有機會參與冬奧會,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張虹:退役之后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學習,以另一種身份去參與北京冬奧會也很有意義。

  北京冬奧會,如果速度滑冰每個項目都能有中國隊選手參加就是突破。如果還能有幾個項目站上領獎台,那會更加幸福。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希望中國運動員能在2022年冬奧會賽場上展現出風採和自信,實現自己的夢想。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3日 07 版)

 

(責編:李雅文、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