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倘若將棋界喻為江湖,眼下正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再無一覽眾山小的霸主,少年俠客們仗劍而來,上演著一個個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故事。他們的人生經歷大抵相近,自幼學棋、天賦卓群、少年揚名,但看似千篇一律的成才“套路”背后,卻隱藏著獨特而鮮活的另一面。從少年棋手的眼中,流傳千載的棋道也綻放出不同以往的光華。本版今起開設“中國新棋譜”專欄,聚焦圍棋、象棋、國際象棋的新生代翹楚,探尋他們在棋盤內外的喜怒哀樂,敬請關注。
棋盤上鋒芒畢現、落子剛猛剽悍,棋盤外腼腆朴實、一笑眉目彎彎,兩種截然不同的面貌在羋昱廷身上毫無違和地切換。二十而冠的年華,縱然在新陳代謝快到離譜的職業圍棋圈,依舊稱得上“成名要趁早”。但這個“95后”少年,已然是介於前浪與后浪之間的狠角色。
新年伊始,去年勝率高達七成的羋昱廷延續著良好狀態,以世界星銳戰冠軍壓下了韓國圍棋的第一波反扑。而最新公布的國內等級分榜單上,他重新坐上了探花的位置。不過,在他眼裡,榮耀或頭銜並不那麼重要,圍棋就像一個永不厭倦的通關游戲,上天讓他學會圍棋已是最大的恩賜。
雙面棋手
拜熱播電視劇《羋月傳》所賜,如今的羋昱廷很少再碰到“你到底姓什麼”的追問。幾年前,當16歲的小羋在BC卡杯扳倒韓國“大神”李昌鎬時,這個罕見的姓氏一度成了熱點。后來,網友們還把與羋昱廷同期出道的范廷鈺、范蘊若一起並稱為“二飯一米”。
談起這些往事,羋昱廷習慣性地瞇著眼憨笑。這副“人畜無害”的表情,幾乎成為他平日裡的標簽。據說,每次大賽的研究室裡,隻要羋昱廷一出現,前輩們總會開玩笑說“這下有計算的人了”。大家每擺一種變化,羋昱廷就在一旁笑瞇瞇地秒答:“白氣長,黑氣長,至少快一氣……”
與大多數圍棋少年一樣,羋昱廷成長於專業道場“流水線”的魔鬼訓練,經歷過“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沖斷厮殺,早早淬煉出超乎年齡的棋藝與心理素質。盡管天賦異稟,但他很小就體味到“學棋靠堅持”的真諦,“有天賦卻半途而廢的例子,我身邊就有不少。要有所成就,天賦、好的老師、家裡的支持,機緣與努力缺一不可。”
正是這份成熟的認知,讓羋昱廷在闖蕩職業棋壇時,不隻創造了一連串“最年輕”紀錄,也定格下許多“丈夫未可輕年少”的經典瞬間。2013年夢百合杯決賽,作為一個完全沒有世界大賽番棋經驗的“菜鳥”,羋昱廷面對前輩古力,以匪夷所思的失誤被逆轉了第一盤棋。但未曾料想,逆境之中他竟然連扳三城,足見他臨危不懼愈挫愈勇的“大心臟”。
不過,在棋盤上沉穩、大氣的羋昱廷,在棋盤之外依然初心不改,保有難得的純真與朴實。在首次獲得世界冠軍后,當記者問他100多萬元的獎金打算怎麼花,羋昱廷腼腆地坦言隻想換個手機,“因為手機太破了,屏幕上的字都看不清了”。對他而言,圍棋既是工作,也是愛好,更是一種生活。
網戰成痴
羋昱廷成名的時候,恰逢中國圍棋改朝換代的大勢,“90后”棋手紛紛走到舞台中央。日本圍棋名宿坂田榮南曾認定的“棋手黃金年齡是30多歲”,被一個個新生代世界冠軍無情打破。而羋昱廷們“速成”的秘密武器,正是網絡棋戰。
“我第一次在網上下棋是在七八歲,最早在清風或聯眾,后來轉戰到弈城、野狐。下得最密集的時候,一年就下了1000多盤網棋。”就如同他的雙面性格,羋昱廷的兩個網名也風格迥異,在弈城叫“拼搏”,在野狐則叫“末日”。“以前下得臭,勝率很一般,慢慢水平高了,很多人猜得到我是誰。”
在網絡上基本都下快棋,迄今為止羋昱廷的網絡對局高達上萬局,而過去一個棋手的職業生涯也不過下幾百盤棋。“我跟朴廷桓、井山裕太、申真谞等日韓高手也經常在網上切磋,盡管網棋感覺與正式比賽有差距,大家投入度也少一些,但這種訓練方式和積累,大大縮短了棋手成材的周期。”羋昱廷毫不諱言網棋對自己的裨益。
去年年底,人工智能圍棋Master橫掃世界棋壇,60連勝的驚人戰績攻陷了人類“最后一塊智慧高地”。在這場圍棋總動員中,羋昱廷是離勝利最近的棋手之一,隻輸了半目。但對於人腦與電腦的差距,他保持著清醒的認知,“輸了半目是因為Master官子階段放水了,人工智能的棋路遠遠超過人類的理解,如果強行去模仿,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在一些棋手為人工智能動搖圍棋而黯然神傷時,羋昱廷不僅絲毫沒被打擊自信,反而為電腦的介入而興奮。“就像總會有更強的棋手出現,不怕后浪的追趕,就得逼自己一直在進步。”今年3月,羋昱廷將作為中國棋界代表,參加首次有人工智能參加的世界圍棋錦標賽,“這一戰,我並不在意輸贏,人工智能開闊了人類的思路,我們更有機會去探索圍棋的奧秘啊。”
棋道無疆
在“八冠王”古力身后,圍棋界江湖再無服眾的霸主,一群登頂世界棋戰的后輩,一度深陷“一冠群”。直到柯潔率先捅破了這層“窗戶紙”,隨后唐韋星、陳耀燁也突圍而出。而早早登上巔峰的羋昱廷,卻遲遲未能破繭成蝶,與個人第二冠總是咫尺天涯。
正如棋手們坦言,當下等級分前二三十名幾乎都有拿世界冠軍的可能。高手之爭,與其說是技藝之爭,倒不如說是精神之爭。羋昱廷渴望勝利,卻不想用目標束縛住自己。在經過拿世界冠軍的“臨界點”后,他挨過了競技狀態的波動,從迷茫與鬆懈中慢慢找回了自己。“我沒有過什麼頓悟,提升棋力還是要靠平時的功夫,隻要有長棋的欲望,就會尋找自己的失誤,一點點磨練自己。”
棋盤之上,羋昱廷常常被評價為“力戰型”的霸道棋風,但他自己卻追求“無招勝有招”。在他看來,獨樹一幟的風格意味著漏洞,在沒有秘密的網絡時代,像以前類似於“大竹美學”的棋手很難再現。“其實這是一種進化,在棋界同樣適者生存,新生代棋手都沒有什麼明顯短板,彼此之間考驗心態,看誰出的錯更少。”但羋昱廷偶爾也會感嘆,從圍棋藝術角度看,這或許是個損失。
羋昱廷,正像一個打游戲的孩童,舍不得通關的誘惑。即便深知“后浪逐前浪”的殘酷,卻依然沉醉於贏棋后的單純快感。他曾無數次告訴自己,慣例就是用來打破的,而若想達到爐火純青的功力,努力從來都不可替代。而這,就是羋昱廷的棋道。
“該來的總會來,如果非要說目標的話,那就是下好每一盤棋吧。”羋昱廷笑得氣定神閑,眼神卻無比堅定。
棋手小傳
羋昱廷,1996年出生,江蘇徐州人。4歲初識圍棋,天賦盡顯。6歲從師於業余高手劉軼一,日日擺棋成癮。10歲投入天津陳瑞門下,而后輾轉至北京,進入馬曉春圍棋道場。11歲沖段成功,一舉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職業棋手。12歲獲世少賽亞軍,一戰揚名。15歲首登圍甲聯賽豪取九連勝,16歲攬獲全國個人賽冠軍,17歲於夢百合杯決賽以3︰1戰勝古力,成為中國圍棋史上第十三位世界冠軍。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16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