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種感受來自生活、來自大眾。圍繞大眾體育建構發展的目標和模式,是這個新階段最鮮明的特征。馬拉鬆賽事井噴般爆發,由大眾參與的熱情助推而來﹔體育產業的欣欣向榮,由越來越多參與體育的人群構筑基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引領體育發展新的思路。與大眾的需求相呼應,與改革的要求相吻合,從轉結構到補短板,體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尤為強調眼光向下,扎根社會。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就是在筑牢轉型的基礎,引領發展的方向,也是體育領域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
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是建設體育強國進程中一個具有導向意義的指標。體育強國意味著國民體育觀念的普遍提升、身體素質的普遍強健。因此,基本公共體育服務的資源狀況、配置方式、制度設計及運行效果,直接影響著體育強國的發展進程。同時,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建設,也在為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和體育文化的協同發展夯實土壤、培育氛圍。
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標志著面向大眾、面向未來的體育發展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從以金牌為單一評價體系,向社會化、多元化的發展戰略轉型,這是體育行政部門面臨的一道必考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中,體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讓體育屬於全民、服務全民,既是民聲,也是民生。將體育領域的資源更多投向保基本、惠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轉變提升的必經之路。
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還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涵。全民健身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體育的多元社會價值正在被不斷認識和開掘,健康的生活離不開體育,將“健康中國”的關口前移,引導大眾科學健身,讓體育成為生活方式、生活時尚,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十三五”期間,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圍繞著“均等化、標准化、多元化、法制化”的目標展開,這正是轉型發展的症結,亟待突破的瓶頸。體育產業方興未艾,參與主體多元多樣,同時,體育所具有的公共產品、公益事業的屬性,又決定著發展的模式與軌跡要以普惠全民為依歸。從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出發,構筑體育發展的基礎坐標,中國體育的活力,來自每一個人,激發每一個人。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08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