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中國足壇大把“燒錢”,令人震驚。花出去的錢就像潑出去的水,比比誰把花錢之后的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判斷出花的錢值或不值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球隊一別幾個月,更有“認不出”的感覺。本賽季中超聯賽踢了3輪,單場結果和積分排位都有出人意料之處。
幾個月前,中國足壇大把“燒錢”,令人震驚。外援內援身價紀錄不斷刷新,幾千萬歐元請名外援眼都不眨,幾千萬人民幣挖個內援也不算什麼。一時間,“軍備競賽”之類的調侃充斥於各方評論。值還是不值,當然隻有踢過才知道。現在,大部分買來的高價球員都已現身賽場,或許多少讓人有了一些衡量和判斷的依據。
球迷觀賞比賽,踢得精彩就值。球隊要以進球、贏球換回成本,最好能超出預期的成績指標,那才算是賺了。於是,旗開得勝的沾沾自喜,出師不利的著急上火。
職業聯賽,比賽質量是市場興衰的關鍵要素。球員是生產力,比賽是產品。比賽通過市場運作交給消費者選擇,好看的比賽才能暢銷。又要成本低廉,又要產品優質,這樣的便宜事隻存在於幻想之中。事實上,提高產品質量與增加投入確有一定關系,該花的錢就要花。不過,事情不能絕對更不能極端,成本遠高於產品質量所需,就會難以為繼。
從出售轉播權,到巨資引入人才,足球產業快速發展過后,須有一波足球水平的明顯提升,才能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喜歡“燒錢”的和不得不跟著“燒錢”的都希望立竿見影,花了錢就要看到贏球。不幸,常常事與願違,大手大腳引援的隊伍也許不在積分榜前列。
本賽季中超引進的外援,有22人來自巴西,夠兩支球隊的人數。從亞足聯會員協會引進的韓國和澳大利亞球員也分別達到10人和8人。中國男足國家隊的世界排名位居中游,但球員轉會市場上的花銷卻名列前茅。球迷想看到強力外援幫助球隊打好中超和亞冠聯賽,還希望男足國家隊打好世界杯預選賽。球迷希望的是大把花錢能讓中國足球真正受益,水平能夠提升,要求合情合理,並不過分。
花出去的錢就像潑出去的水,比比誰把花錢之后的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判斷出花的錢值或不值。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05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