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國內發展相對滯后的足球運動,近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文提出要為促進足球項目的加快發展,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場地設施建設規劃,尤其呼吁要大力推廣校園足球。廣州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仍保留完整的足球青訓體系的城市,但當中所存在的問題也濃縮了國內同行業的通病。在職業足球日益蓬勃的大環境下,廣州應如何借助本輪政策“東風”,讓廣州的青少年足球基礎更上一層樓?
問題
球場數量仍未滿足需求
廣州市區內分布著廣東省體育場、奧體中心、越秀山體育場、天河體育中心、黃埔體育場和燕子崗體育場等多個省屬、市屬或區屬的標准足球場,大部分球場還附帶多個7人制或5人制足球場。這些球場不僅承擔著廣州職業球隊的主場功能,更是廣州市眾多業余足球愛好者和在校學生們踢球訓練的根據地。另一方面,廣州市不少中小學也擁有足球場,尤其是以足球作為傳統體育項目的學校,如后樂園街小學、江南二小和真光中學等。
不過,盡管廣州的公共體育場和校園足球場的球場數量不少,但還遠遠不能滿足廣州青少年足球愛好者的需求。特別是在目前校園足球的參與人數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當一間隻有一塊球場的學校擁有兩支以上的球隊時,練球的學生們要麼共享一個球場,要麼錯開訓練時間。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球場的分布並不均勻。大量身處鬧市的“麻雀學校”並沒有多余的、能開辟成球場的場地,這也造成這些學校失去開展校園足球的機會。
為解決場地數量問題,廣州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在《2014~2016廣州市足球工作計劃》中提出,今年要在全市落實建設30個(塊)足球場,到2016年要建設100個(塊)足球場。要完成這個目標,除了體育部門的努力,更需要發展改革、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在場地設施選址、立項、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
挑戰
基層教練水平參差不齊
后樂園街小學足球教練何建榮曾經是廣州太陽神隊二隊隊員,去年他帶領后樂園小學奪得“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組的冠軍。在他看來,缺乏高水平的基層足球教練是廣州發展青少年足球最大的制約問題。目前,由廣州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負責管理和指導的教練員共有194人。其中負責校園足球的教練員有118人,他們都持有正規執教証書。
當前廣州基層足球教練員與國內大部分城市相比數量不少,但執教水平參差不齊。目前這些基層教練主要通過三類培訓提高水平。一是由中國足協、廣東省體育局組織的各類等級培訓﹔二是由廣州市體育局組織的教練員繼續教育培訓﹔三是由廣州市足球協會組織的月度和季度的教研活動。但在日常教學中,部分教練員表現得責任心不夠強,這又與教練員收入較低或教練對足球沒有興趣等原因直接相關。
如何解決教練水平不夠、興趣不大和責任心不強的問題?一個可行的辦法就是讓更多退役球員和接受過足球專業訓練的人員擔任基層教練員。廣州市足管中心已把教練員培養納入中長期的規劃,目前也正派出一個由30多名退役球員組成的專業校園足球教練指導組,定期下到全市50多家中小學校對校園足球教練員進行培訓,並承擔優秀球員的選拔工作。
展望
體育教育
育苗齊抓共管
校園足球是廣州足球青少年培訓三級體系中最基礎的一環(校園足球——業余體校——半專業隊)。自2009年“市長杯”再次舉辦以來,開展足球的學校數量在不斷增加。2013年,全廣州參賽的學生人數近兩千人。雖然參與校園足球的學校數量大幅增加,但大部分學生水平有限,這使大部分中低水平球隊變成“陪練”,榮譽僅屬於少數幾間傳統足球強校。但因為一些中小學校長和學生家長願意花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發展校園足球,少數學校具備后起之秀的趨勢。
位於廣州白雲區均禾街的清湖小學去年開始在校園足球發展上投入很大精力。校長黃海銘能沒有后顧之憂地發展校園足球的重要原因,是因為學生多為白雲區清湖村民的小孩,而清湖村是當地出名的球迷村。因此,在清湖村委會、村球迷協會和村經濟總公司支持下,成立“清湖校園足球發展基金”提供經費保障。有了家長和經費支持,黃海銘堅信清湖小學的校園足球一定可以搞出名堂。
清湖小學在目前還只是特例。因為升學率壓力的存在,即使是開展足球活動有些年頭的學校,應試教育仍是重中之重,足球只是課余活動之一。足球作為體育課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要發揮足球的教育功能,前提是讓學校和老師重視體育課。廣州市足協寄望在2016年建立500所校園足球推廣學校,構建5000支校園足球隊伍,並讓常年參與足球活動的中小學生人數達到5萬人,以此提高廣州足球青少年球員的數量,從中孵育更多優質人才。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教育部門落實好發展計劃和實施方案,別讓熱愛足球的學生陷入“足球和學業隻能選一樣”的境地,更要為選擇足球的學生打通今后的發展通道。(張? 謝澤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