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仁川9月21日體育專電題:巴赫時代:奧林匹克的利益和風險在放大?
新華社記者高鵬
“過去人們總說體育與政治無關,與金錢和商業無關。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我們必須改變。”在20日於韓國仁川舉行的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語出驚人。
《奧林匹克憲章》明確反對政治對體育的干涉。一直以來,“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是奧林匹克的原則。身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掌門人,巴赫的表態,卻公開選擇了與堅守多年的原則和傳統分道揚鑣。
在仁川,巴赫拋出自己的大膽言論時並無講稿,選擇的也不是國際奧委會的場合而是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這是試圖開創體育新時代的巴赫在投石問路嗎?
在現實層面,體育與政治無關,事實上只是理想化的境界,政治也好商業也罷,其實從未遠離過體育。1936年柏林奧運會淪為德國法西斯的宣傳工具,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兩次大規模的抵制都是明証﹔而奧運會是否過於商業化的爭論,更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巴赫呼吁改變“體育與政治無關”的看法,是其務實一面的體現。
和其前任相比,巴赫不僅僅是“默認”現實,而且更願意主動出擊。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運動承擔著諸如促進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社會,維護世界和平的崇高使命。巴赫十分清楚,如此宏偉的目標,僅憑體育一己之力,不與政治力量打交道,絕無實現的可能。畢竟,沒有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展,體育運動不可能在世界范圍內順利地開展。沒有蓬勃的體育運動,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價值觀就難以深入人心。因此,他主張積極主動加強體育與政治的合作,尋求政府和政治領袖對體育的支持。
然而,巴赫式的“積極主動”,在獲得發展助力的同時,其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體育的世界,會不會徹底演變成為政治的角力場、公平公正的體育精神會不會受到強大商業力量的侵擾,淪為交易的對象……
巴赫顯然注意到了其選擇帶來的風險,故而強調“為確保體育運動的健康發展,體育組織必須堅持中立的政治立場”。然而,同強大的政商力量博弈,其難度之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體育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整個世界都在不斷向前,體育也無法原地踏步。否則,體育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將不復存在。” 在出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一年后,巴赫不加掩飾的表達了自己開創帶有自身烙印新時代的雄心壯志。但是,沒有人能夠確知,他的選擇,究竟會將奧林匹克這艘大船帶向怎樣的彼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