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體育專題>>2014南京青奧會

青奧會最大混合混編8×100米接力昨落幕

2014年08月27日09:00    來源:新華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青奧會最大混合混編8×100米接力昨落幕——是比賽,更是一場“大派對”

8×100米混合接力比賽現場。萬程鵬攝

昨天下午,南京青奧會規模最大的混合混編比賽——8×100米男女混合迎面接力賽,在南京市燕山路舉行。660名運動員、67個隊、數以千計的圍觀群眾,見証了這項本屆青奧會最大亮點的比賽。

當24名運動員一起站上領獎台,當三面奧林匹克旗幟同時升起時,這項比賽達到了高潮。不分國籍、不同語言、不同膚色,手手相傳、棒棒相接,南京青奧會賽制創新把五大洲連在一起,8×100米男女混合迎面接力是一項比賽,更是一個青年大PARTY。

新奇:田賽選手拿徑賽冠軍

當17歲的德國鉛球運動員霍韋·默滕和另外7個隊友站上冠軍領獎台時,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情不自禁地放聲笑了出來。一個田賽運動員竟然拿了徑賽的冠軍,南京青奧會成就了默滕。

南京青奧會的這項賽制創新,讓田賽運動員站上了跑道。“在南京我打破了個人最好成績,扔出了18.78米的好成績。”身材壯碩的阿根廷鉛球選手盧卡斯·胡利安·佩雷拉一看就不是跑步的料子,但記者剛質疑他在賽道上的速度時,他急忙擺出了一個跑步的姿勢。“你看,標准不標准?”他說,他也可以跑出自己的百米最好成績,“我的百米紀錄是16秒還是17秒?我不記得了。沒關系,我感覺今天我能跑得很快,至少應該是鉛球運動員中跑的最快的!”

能拿獎牌固然是好事,參與這項比賽也讓運動員無比新奇。美國鐵餅選手黑莉·肖沃爾特所在的第63隊,在小組預賽中倒數第一,不過,她仍然非常興奮:“這比賽太棒了,我玩得非常開心,認識了好幾個新朋友。”預賽一結束,她就和法國隊友交換了隊服。

第53隊的迪基·特裡,是此次瓦努阿唯一一名田徑選手,他參加的是男子400米的比賽。“我跑的不是很快,正式的比賽我跑的是最后一名,但那已經是我的個人最好成績了。”這個來自大洋洲小國的小男孩,有些害羞,一直安靜地坐在一邊,“不過我希望這個比賽我能為整個隊伍貢獻力量,因為我是跑步的,好多人都不是跑步的。”他得知自己被分在第3棒,他做了個努力跑步的姿勢,開心地和隊友站在了一起。

過癮:站在街上看青奧比賽

這場特殊的比賽也吸引了不少外地的觀眾。來自安徽工業大學的24名大學生,是特地從馬鞍山包車過來看這場比賽的。即將大三的黃日臻一邊貼心地給身邊的同學撐傘,一邊分析著比賽的形勢:“你看,接力比賽,第一棒和最后一棒特別重要,所以一般各隊都是派跑得快的人參加,而一些大塊頭的運動員,都是跑中間的棒次。”隨著發令槍響,看著運動員飛快地從自己眼前跑過,黃日臻激動地說,“青奧會離我們這麼近,如果不能來看一場比賽,太可惜了!來之前沒想到能這麼近看到這麼多運動員,而且還是免費的,太值了!”

“加油,加油!”3歲的電電騎在奶奶的脖子上小聲地喊著。旁邊的爺爺汪源笑呵呵地回應道:“電電,你看哥哥姐姐們跑得多快!”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看過高爾夫足球體操、游泳等比賽的電電,已經是青奧會的資深觀眾了。談起這場比賽,汪爺爺連連稱贊:“這個比賽觀眾可以如此近距離地看到運動員,實在是太好了!”他接著說:“賽制也很有趣,不分男女、不分項目,所有運動員都可以參加,是一種非常娛樂化的比賽形式,觀眾也能從中獲得樂趣。”

家住在奧體附近的徐暢夫婦,也一起來這裡看比賽。夫妻倆都是大學的老師,徐暢在三江學院,他的妻子是在曉庄學院,所以都是趁著暑假的最后時間來近距離接觸青奧會。“昨天晚上我們也去奧體看的田徑,感覺今天的比賽更像是一場學校運動會的大聯賽,更有參與感。”徐暢覺得,夏季奧運會每次都看,也為中國隊拿了這麼多金牌而高興,但青奧會的比賽,不是完全競技的感覺,奧運精神佔據了更多,“更歡樂,更純粹”。

精彩:創新讓比賽觸摸城市

當最后一名選手跑過終點,南京青奧會田徑總裁判長成裕陽長舒一口氣。自從21日8×100米接力分組開始,成裕陽就沒有睡過一次踏實覺。

“語言不通,文化不同,每個運動員對比賽的理解不一樣,”成裕陽說,“但這是南京青奧會賽制創新最大的亮點,必須保証比賽順利成功舉行。”22日第一次分組培訓時,沒有一個隊的隊員到齊了,有些隊甚至一個隊員都沒有來。“所幸我們事前做了充分的預案,各種情況都想到了。”

由於有些田徑運動員受傷,8×100米接力賽在昨天開賽前共組成了66個。按8×100米接力賽制,每隊10人,其中兩名為替補隊員。不過,令成裕陽沒有想到的是,一些替補隊員紛紛提出也要參賽。“這項比賽就是為了讓更多運動員參與,我們研究后,臨時決定增加一個隊,最終有67個隊參賽。”

比賽結束后,國際田聯青奧會賽事代表保羅·哈迪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也稱贊“這是一項非常成功的比賽”。他說,國際田聯在南京青奧會上創辦8×100米混合接力賽,就是希望賽制創新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語言、有不同特長的運動員聚集在一起,不僅參與比賽,更能一起交流。

“老實說,剛開始我也不敢確定能有多少運動員會來參加這項比賽,但今天來了600多名運動員,這非常了不起!”哈迪連連豎起大拇指,“賽制創新讓運動員不僅為了競技,更為交流、快樂而聚在一起,更近距離地觸摸這座城市,接近南京市民,這無疑是南京青奧會最能體現奧林匹克精神的比賽,這也是一個運動員、觀眾、市民、城市的大PARTY。”(孫慶 林華維 顏雲霞 王拓 顧星欣 龔倩)

(責編:實習生 劉葉瑤、楊磊)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