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8月26日體育專電
新華社記者劉巍巍 王春燕
全國政協委員、俱樂部老板、籃球學校“掌門人”……若不是擔任南京青奧會大使,日程排得滿滿當當的“SUPER YAO”恐怕很難坐下來靜靜接受記者的專訪。
26日中午,姚明終於擠出時間,在其下榻酒店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獨家專訪。接受採訪時的姚明,藍T灰褲,白色球鞋,似乎也受青奧會感染而多了幾分青春氣息。
“體育回歸教育是一個不可逆、而且必須的歷史進程”。姚明的社會角色很多,但對體育的終極解讀卻隻有一個。
三人制籃球賽讓我憶起童年時光
姚明當天的重要日程之一,是去觀看青奧會三人制籃球賽。作為國際籃聯力推的項目,業界和球迷都希望它可以進入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姚明也不例外。
打慣了五人制籃球的姚明,坦言三人制對他來說是全新的運動項目,但這也讓他回憶起了兒時初識籃球的滋味。“那時候沒有室內運動場,隻能在室外打,人手不夠的時候,三對三,甚至二對二都打過,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和標准,更多是參照五對五的規則來玩。”姚明對三人制籃球賽贊賞有加:“它為更多人創造了初步接觸籃球的機會。”
如今每周堅持鍛煉三四次的姚明笑稱自己“現在隻能叫鍛煉,不能叫健身”。雖然沒有參與過三人制籃球比賽,但他認為三人制對運動員的要求更嚴苛:“比賽隻有10分鐘時間,並且沒有發底線球、邊線球概念,節奏更快、強度更大。”
YAO SCHOOL要教會孩子直面結果
2014年,由姚明與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合作成立的籃球培訓機構NBA YAO SCHOOL正式開班上課。針對具有不同籃球基礎、熱愛籃球運動的6-16歲少男少女,學校為他們在課余時間量身打造系統的籃球訓練和體育鍛煉方案。
談及這個學校,姚明期許良多。他認為,YAO SCHOOL與青奧會有很多共同點,注重的不是最終比賽的結果,而是以怎樣的態度面對競爭和團隊合作。“一個孩子從學校出來,與熟悉或不熟悉的同齡人打籃球,需要很多人際交流技巧,比如怎樣去閱讀別人的肢體語言、怎樣去控制自己的肢體語言,怎樣與別人交流合作取得勝利等,這些是沒有辦法通過文字和口口相傳去教的,必須要去體驗,而我們就是要創造這樣的環境讓他們去體驗。”
姚明告訴記者,不少家長反映,進入學校后,孩子變得樂觀外向,活潑開朗,這讓他頗感欣慰。當然姚明亦有糾結:“一個人的時間隻有24小時,學校的壓力不減低,我們始終沒有辦法做更多的工作。”
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體驗籃球運動的魅力,在集體訓練和配合中培養團隊協作能力、領袖氣質和意志力,姚明想的更多。“勝負結果有時候是一瞬間的運氣,尤其是在實力相近的球隊之間,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我們希望教給孩子一個態度,學會怎樣去面對結果。”他說。
教體結合 學會舍得
在採訪中,姚明多次提到“舍得”這個詞,他反復解釋:“所謂舍得,有舍才有得”。
姚明認為,體育是教育中重要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是一種素質教育、也是一種人格教育,這並不直接體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冊上。他說:“長遠來說,少年強,則中國強。如果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不能持續改善,未來還是比較成問題的。尤其是強健的意志力,這是人類素質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青奧會在競賽之外,更強調教育文化活動,姚明也認為,更重要的不是競爭本身和結果,而是接受教育的過程。他提醒青少年,不要將現在的勝負看得太重,而是要注重比賽和生活過程本身的積累,否則可能會影響到以后更大的成果。“體育回歸教育是一個不可逆、而且必須的歷史進程,我們不應該要求每一階段都追求最大的成果,所謂舍得,先有舍再有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