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體育專題>>老女排國手陳招娣逝世

前中國女排國手陳招娣昨日病逝 “拼命三郎”精神世間永存

記者 倪維佳

2013年04月02日14:20    來源:新聞晚報    手機看新聞

  1981年11月7日,陳招娣(左)在與巴西隊的比賽中跳起扣球 新華社發

  晚報記者 倪維佳 報道

  “北京初春的傍晚。崇文門外,太陽體育館門前的一蓬蓬迎春花,開得正旺。被簇簇小黃花壓彎腰的枝條,競相往前伸展著,仿佛隨時准備迎接從館裡走出來的女排姑娘們。暮色由淡到濃,不久就黑下來了。館裡燈火通明,姑娘們剛剛練完球,汗水濕透的衣衫緊緊地貼在身上。白色的排球撒滿一地,姑娘們正彎腰撿拾著。‘誰還想加練一會兒? ’教練袁偉民沖著這群疲憊不堪的姑娘大聲問道。 ‘我加練一會兒! ’一位靈巧秀氣的姑娘抬起頭來,搶先回答。她叫陳招娣,家住西子湖畔,是一位典型的杭州姑娘。 ”——曾經的初中語文課本上,有一篇名叫《苦練》的文章,陳招娣,正是文中的女主人公。

  然而,就在昨天,從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卻傳來了一個悲傷的消息。這位課本上的主人公,這位“女排精神”的親歷者,這位體育界在軍隊唯一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女軍人,因病醫治無效於當日下午逝世,享年58歲。

  排球界紛紛哀悼

  得知陳招娣去世后,排球界紛紛哀悼這位老女排的國手。排管中心在昨天發表的書面聲明中表示,作為老一代中國女排優秀運動員的代表,陳招娣為中國女排“頑強拼搏”精神的傳承,為中國女排“全面快速、靈活多變”的技戰術特點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貢獻。而國際排聯終身名譽主席魏紀中也在第一時間,代表國際排聯對陳招娣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

  作為陳招娣昔日的親密隊友,郎平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心情十分悲慟,隨即發了微博悼念老隊友。“親愛的招娣,上月去探望你時我們還在討論排球,我執教的每場球你都很關心並提出建議。你對親情友情都那麼執著。還記得1981年我們奪取第一個世界冠軍那次,咱倆是室友,決賽前你腰傷復發但咬牙堅持拼完五局,是我們扶著你走上領獎台的,你頑強的拼搏精神永遠激勵著我。非常想你!我們來世還作隊友!”郎平表示,雖然張蓉芳、袁指導(袁偉民)大家之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備,但真正面對時,心裡還是非常的難過。

  在郎平的記憶裡,每次去醫院看望陳招娣的情景幾乎都記得。今天1月份,女排聯賽期間廣州打完天津那天后,郎平直接坐車到北京腫瘤醫院看望老隊友,“她剛做完化療挺難受的,但看見我特高興,還說‘昨天你們的比賽我看了,你們哪些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好’什麼的。當時的她整個人都脫形了,我特別難過,但她還關注排球,關注我,真是挺感動。”兩位老隊友最后一次見面,郎平清楚地記得是今年的3月3日。當時,已經無法下地走路的陳招娣還和郎平聊起了電視上老女排比賽的重播,一想到老隊友在病重期間還不忘關注排球,郎平坦言,自己很受感動。

  陳招娣去世的消息讓很多人都感到有些突然,前女排主帥陳忠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在得知陳招娣住院的消息后,一直想去看望,但前段時間去了美國,本想這次回去看看,結果卻沒能來得及。而同為老女排成員的朱玲也坦言,自己沒想到招娣會這麼快走,“我知道她的身體一直不好,可是沒想到她走得這麼快,幾個月前在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還見過面,我們聊了許久。我們的情誼一直很深,只是覺得陳招娣走得太早了。以前我們老女排在一起生活、一起訓練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現在她說走就走了……很想她,對她的家人表示慰問。 ”而老女排主帥、體育總局前局長袁偉民在得知愛徒陳招娣不幸去世后,心情更是異常悲痛,並謝絕了採訪。

  “拼命三郎”的排球人生

  說起陳招娣,就會有兩個外號很快地從排球迷的腦海中跳了出來,“獨臂將軍”和“拼命三郎”。1978年回八一隊打全國聯賽時,陳招娣左臂橈骨受傷。次年6月,日本日立隊訪華與中國隊在太原較量,陳招娣在攔網時被隔網而對的奧島圭子扣中受傷部位,導致橈骨斷裂。兩個月后的全運會,陳招娣用繃帶吊住左臂,單臂出戰,自此贏得了“獨臂將軍”的美譽。

  而之所以說陳招娣是中國女排的“拼命三郎”,是因為她防守出色,技術全面,場上士氣高昂,關鍵時刻能豁得出去。在1981年世界杯中日女排最后決戰中,陳招娣曾在第三局與孫晉芳搶傳一個球的過程中相互碰撞不慎扭傷了腰,雖然如此,她還是堅持拼搏在場上,一次又一次防起對方的進攻。但是越到后面,她的腰就越來越不聽使喚,當時主教練袁偉民並未察覺,只是按照常理將她替換下來。在第四局一路落后的不利情景下她主動要求再度上場,但是由於腰傷難忍讓她依舊力不從心。當中國女排最后拿下比賽捧起第一個世界冠軍時,陳招娣已經痛得站不起來了,最后還是隊友背著她,一起上了領獎台。

  在1982年秘魯世錦賽中,陳招娣的腰傷越來越嚴重,即便如此,在這屆世錦賽中,她也成功完成好了后排一傳和防守的雙重任務,並與隊友合作奪取了中國女排的首個世錦賽冠軍,賽后,陳招娣礙於傷情不得不選擇退役。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她協助袁偉民以教練員身份幫助中國女排贏得首枚奧運金牌,從而使得這支承載國人無限期望的光榮之師順利加冕“三連冠”殊榮。

  退役后,陳招娣曾擔任過中國青年女排主教練一職,帶隊曾獲得過亞洲青年女排錦標賽冠軍和世界青年女排錦標賽第三名。而在中國女排遭遇漢城奧運潰敗陷入低谷時,陳招娣又在1989年國家隊重新組隊之際,以領隊身份再次走入賽場,從此,她又多了個“鐵腕治軍”的威名。1992年底借調期滿,陳招娣返回總政工作,先后擔任總政文化體育局局長、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等職務,主要負責軍隊體育工作中的群眾體育工作。

  然而,正當陳招娣准備在另一片“球場”上大展拳腳時,病魔卻在這個時候悄然而至。 1998年,陳招娣因直腸癌接受手術,並一度離開她心愛的事業。不過,有著“拼命三郎”美譽的陳招娣,並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選擇積極地面對疾病。在歷經兩次手術后,陳招娣終於以一種新的方式重新回到了曾經熟悉的排球賽場。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陳招娣與名嘴宋世雄搭檔,解說了中國女排的比賽。

  “有些人的青春是在花前月下度過的,而我們卻是在流汗、流淚中度過的。 ”謝謝陳招娣,謝謝她和老女排一起譜寫的這首青春之歌。盡管病魔最終奪去了陳招娣的生命,但她和“女排精神”一起,都將成為每個人心中一段最珍貴的回憶。

  個人簡介

  陳招娣生於1955年,浙江杭州人,1973年入選八一女子排球隊,1976年入選由袁偉民執教的中國女排,在隊中擔任二傳和接應,是中國女排主力隊員。她是中國女排在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團隊中的核心隊員。為中國女排1979年首獲亞洲冠軍,1981年首獲世界杯冠軍,1982年首獲世錦賽冠軍和亞運會冠軍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6年至1987年間,陳招娣擔任中國青年女排主教練,帶隊獲得亞洲青年女排錦標賽冠軍,世界青年女排錦標賽第三名。培養出賴亞文、崔永梅、毛武揚、李雲武等中國女排的優秀運動員。此后,她擔任過中國女排的領隊,與當時的主教練胡進一起,帶領中國女排獲得了1989年世界杯第三名,亞洲錦標賽冠軍,1990年世錦賽亞軍,亞運會冠軍,1991年世界杯亞軍,亞洲錦標賽冠軍。

  1993年以后,她長期擔任中國排球協會副主席和顧問,在1996年中國排球聯賽推出后,她一直利用業余時間任中國排球聯賽的技術代表。

  相關鏈接

  女兒微博記錄陳招娣最后時刻

  在女兒郭晨26歲生日前兩天,陳招娣離開人世。陳招娣病重期間,郭晨始終在醫院陪護,並通過微博記錄了母親最后的這段艱難歲月。

  2月中旬陳招娣病重住院,郭晨用“我不再堅持,隻要你不難受,看你難受,我比誰都心疼”來形容。

  4月1日13時55分陳招娣病情惡化被推進手術室后,郭晨寫道:“看你被搶救我隻有看著,等著,加油媽媽,加油。 ”

  4月1日15時郭晨寫道:“媽媽走好,那個地方沒有疼痛,沒有疾病,隻有開心,還有兩天我就26了,你又一次騙我,我不恨你,我依然愛你,媽媽我愛你。 ”

  4月1日17時44分從醫院回家的路上,郭晨抱著媽媽的軍裝,感慨萬千:“如果有來生,下輩子我還要做您的女兒,永遠! ”

(責編:張帆、胡雪蓉)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