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當將軍是士兵的光榮夢想,那麼奪冠軍就是運動員的執著追求。而陳招娣不僅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更成為中國體育界第一位女將軍。一路走來,陳招娣在每一個崗位上都兢兢業業,用她自己的話說,“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老女排精神”。
斷臂將軍
1973年陳招娣入選八一女排,三年后入選中國女排。在八一女排打球的時候,陳招娣的左臂橈骨曾經受傷。1979年6月,中國女排在太原迎戰到訪的日本女排,陳招娣在一次攔網中再次傷及同一部位,造成橈骨斷裂。在之后的兩個多月裡,她用繃帶固定左臂堅持征戰全運會,從此便有了“斷臂將軍”的別稱。
抗癌勇士
陳招娣1983年退役,先后擔任過八一女排和國家青年女排的主教練。不過,就在她要在排壇大展拳腳時,“直腸類癌”把她擊倒了。經歷兩次手術,陳招娣擺脫了病魔的糾纏,重新回到她心愛的排球事業中。在部隊工作了一段時間后,陳招娣受命擔任中國女排領隊,直到1992年底借調期滿,陳招娣才返回總政文化體育局工作。2008年北京奧運會,陳招娣與宋世雄搭檔解說了女排比賽,這之后,她就很少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今年年初,病魔再次襲來,陳招娣入院。這一次,堅強的陳招娣沒能從病魔的手中逃脫。
睿智領導
陳招娣在“拯救大兵王治郅”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直被籃球圈人士津津樂道。王治郅1999年進軍NBA,但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滯留美國不歸。2003年8月,陳招娣向上級打報告說王治郅馬上回國,但最終王治郅食言,讓她很尷尬,盡管如此,陳招娣依然沒有放棄王治郅。由於長時間不歸,據說對王治郅的處理決定早就擬好,但被陳招娣頂著外界壓力壓了下來,而這也為王治郅最終回國留下了一條“通道”。
開明母親
剛剛生下女兒一個月,陳招娣就帶排球隊去老區打比賽了。三個月后回來,她給女兒買了一個撥浪鼓,女兒喜歡玩撥浪鼓,但不願意讓她抱。長大成人后,女兒終於能夠理解當時媽媽的不忍與無奈,和媽媽成為朋友式的母女。每每談起女兒,陳招娣總是欣慰地說:“女兒是我的驕傲,她一直很乖很懂事,十分理解我。我們可以稱兄道弟,我從來不干涉她的事情,由她自己發展。她有自己的隱私,我會尊重她。”(晨綜)